免费咨询:15782226113
法院表示,本案将于5月19日二审开庭审理。 吴谢宇在狱中写了一封忏悔信。 内容长达五万字。 里面有对自己犯下滔天罪恶的动机解释。 “根源在于,大学里那个我,畸形扭曲的思想观念和抑郁痛苦的心理世界”。 里面也有不甘和悔恨。 “我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,最优秀的那一个。我总能让爸爸妈妈为我骄傲,可现在我就要以这么个最可耻的罪人划上句号吗?我不甘心啊!我才27岁,我真的还可以做很多很多事啊!” 信件公开后,舆论哗然。 有人觉得吴谢宇所言真诚。 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二审前最后的挣扎。鳄鱼的眼泪,求饶罢了。 吴谢宇是真忏悔还是假忏悔,我不好表态。 这也无从验证。 相比之下,我倒是更愿意去挖掘吴谢宇犯罪背后的成因,以此洞悉人性的复杂面。吴谢宇是1994年生人,老家在福建仙游县。 吴谢宇家庭条件算不上好。 母亲是老师,父亲是工人。 外公外婆都是盲人,家庭困苦。 父亲有5个兄弟姐妹。其中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,还有一个是智力低下。 而父亲自己也体弱多病,经常往医院跑。 放眼看去,整个家族都背负着一种宿命似的苍凉感。2010年,吴谢宇刚上高一。 父亲因肝癌去世。 家里顶梁柱倒塌,此后母子两人相依为命。 如果只是贫穷和苦难,倒不足以扭曲一个人的心智。 吴谢宇的心魔,跟其成长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 母亲谢天琴性格非常要强。 知情人士说,在吴谢宇父亲葬礼上,谢天琴没说话,也没哭。但在没人的时候,就会哭的很伤心。 吴谢宇学校有组织捐款。 葬礼结束,负责人拿着5万块现金,想塞给谢天琴。 可谢天琴坚决不收。原因是,“不想被人同情”。 谢天琴日常没有多余社交。 节假日休息,也几乎没有任何娱乐。 清高,要强,少言寡语。 这是外界对谢天琴的评价。 而这种近乎执拗的性格,也渗透到和吴谢宇相处之中。 吴谢宇被教育得非常“懂事”。 之所以打双引号,是因为这种懂事是超乎常态的。 邻居说,从小到大,吴谢宇见人就叫“叔叔阿姨”,一回家就拿着小板凳写作业,特别乖。 吴谢宇在班级人缘很好。 可高中三年,没有任何早恋迹象。 甚至当同学开荤段子,他还会表现出“脸红”。 也因为足够乖,智力突出,吴谢宇成绩一直是拔尖。 中考成绩全市第二。 进入重点高中后,每次大考基本都是年级第一,且甩出第二名20多分。 外人对于吴谢宇评价常用2个字形容:完美。 懂礼貌,学习好,高自律,为人和善,简直无可挑剔。 那么,一味追求学习真是吴谢宇想要的吗? 吴谢宇自己在狱中的回答是:我只有考出好成绩,才能让妈妈开心,让妈妈骄傲。这是我唯一的意义。谢天琴把自己人生意义全部寄托于儿子身上。吴谢宇也活成了妈妈的全部。两人关系便缺了一种至关重要的东西,边界感。2013年,吴谢宇考上北大。之后离开老家,奔赴北京开始新生活。都说青春期孩子最叛逆。可吴谢宇不同。大学期间,他居然每天都要跟妈妈打电话。其宿舍好友透露:吴谢宇跟他妈妈聊得都是一些很细的事。每次考完试都会对卷子的答案。平时还会报账,今天在食堂吃了东西,几块几,在超市买了什么,几块几,报得特别细。
父爱的缺失。母亲的控制。缺乏界限的亲子关系。当这些因素碰撞在一起,吴谢宇的人格便开始变得扭曲。